乡旅前沿

  • 站在风口上的“共享住宿”,未来该何去何从?
  • 本站编辑:杭州乡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发布日期:2018-10-23 14:09 浏览次数:

随着“共享经济”日渐升温,“共享住宿”这一新兴行业也在近年来按下了发展的“快进键”。外出旅游时,贴近生活、带有浓郁当地特色的民宿短租房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。共享住宿在满足年轻人个性化、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,也存在服务标准化有待提升、行业监管模式亟待创新等问题。



近年来,我国共享住宿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共享住宿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,整合海量分散的住宿资源,它可以是一间房,也可以是一套房,可以是城市里的公寓,也可以是乡村小院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》显示:2017年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;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,其中房客约7600万人;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145亿元,比上年增长70.6%


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显示,参与共享住宿的房东具有年轻化、高学历等特点,女性房东成为主力军,房东平均年龄33岁,70%左右的房东拥有本科以上学历,女性房东占比大约六成。从房客来看,18—30岁的房客占全部房客的比例超过70%。



从区域上看,一线城市和成都、重庆、西安等二三线城市是共享住宿的主流市场,排名前10位城市的房东、房源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.9%、47.6%。从订单增长来看,一些热门的二三线城市共享住宿呈现爆发式增长。面对巨大的出境游住宿市场需求,各平台企业正在积极拓展海外房源,布局海外市场。


“民宿这两年受到游客追捧,与其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。”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副教授王宝恒说,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升级,游客对吃、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,呈现个性化、多样化的趋势,而民宿恰好满足了这种新需求。





1、未来市场潜力巨大

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放宽在线度假租赁、旅游租车等“互联网+”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,房屋租赁规模扩张将进一步加快。从目前潜在需求和资源供给的潜力看,未来五年整体市场规模(包括房源数、用户数、交易额等)有望保持50%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。平台盈利模式多样化。




2、个性化度假旅游需求日益旺盛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旅游需求增长迅速,旅游业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住宿需求,短租市场发展前景广阔。尤其是近年来,以家庭、朋友、甚至是“驴友”为团队组合模式的出游日渐成为新潮流,互联网助推新型旅游模式。相较传统跟团游、享受标准化的酒店服务,这些自由行的出游者对住宿也有了更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。


3、轻社交时代的非标住宿促进和谐社会

非标住宿更注重轻社交属性即陌生人之间的轻快交往。酒店住宿房门一关住户之间没有任何交集,非标住宿的短租民宿,不管是合租还是整租,房东们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时间、技能、知识、当地生活经验,给用户深层次的社交体验。例如,短租平台上也提供交流的社区版块,途家的“遇见有趣的人,体验不一样的家”版块,木鸟短租的“出门在外的一千零一夜”,房东和房客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,实现知识共享、经验交流,促进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形成,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。





共享住宿在中国的发展首先要过政府这一关。一方面是政府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明确,出台类似于网约车和共享单车行业的管理规范,在平台、房东、房客、房源、交易体系等方面制定出行业标准,平台才能确立合法性以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交易和服务体系。


信用体系的完善。今年4月国家信息中心与10家共享单车企业达成合作,建立了政府与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,而对于共享住宿企业本身,探索更加符合中国本土的商业模式极为重要。


监管模式亟待创新。由于民宿大多是个人开办与经营,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,容易出现床单更换不及时、设施老化等问题。尤其在旅游旺季,一些民宿载荷量大、人手不足,很难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。





标准化有待提升。共享住宿作为一种住宿新业态,不能简单套用酒店旅馆业的标准与服务规范,而是要根据共享住宿的特性,推动实名认证、信用评价、预订入住、支付结算、安全卫生、房屋保养、服务培训等整个服务流程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。


共享住宿的难度要远大于其他共享经济。举个例子,共享汽车已经有几年的经验,很多问题也在过去逐步暴露,可以对此前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,从而在今后的服务中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,达到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的目的。而共享住宿才刚刚起步,或者说有起步了,但并没有总结出多少经验,就算是小猪短租平台,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服务体系,形成有效的租赁机制,突然把范围扩大、内容扩充,能否适应,是一个问题。


安全隐患。房子不像汽车,汽车只要性能好、没有出现过大的交通事故、车辆运行时间和里程不是很高、驾驶人员有一定素质,就能确保正常运行。房子质量好坏相差巨大,特别是一些老房子,如何才能达到租赁的目的,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,等等,都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


表里难做到统一。短租平台不能像一般的房产中介公司一样,把房子租出去就算完事,而应当有更多的租外服务。那么,短租平台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呢?所谓涵盖设计、软装、保洁、商城、物联网设备、智能化管理等,都包括什么内容呢?说说可以,真正做起来是需要有具体内容做支撑的。


资本涌入。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,一旦共享住宿为资本所认知,就有可能像其他共享经济一样,大规模地涌入。到时候,会迅速诞生一批共享住宿平台。那么,在将共享住宿推向风口的同时,也会将共享住宿行业的竞争推向风口。一旦进入到烧钱大战,各类问题也会随之而来,继而给行业发展带来风险。



品质提升。一些非标住宿业者热衷于虚假点评,构建虚假的人际圈,这将破坏已经建立的信任体系。行业发展要在信任层面下工夫,在品质提升同时,加强信息透明化,以真正的文化软实力示人。同时标准化对于品质提升与稳定非常重要。共享平台作为这类住宿产品共享模式中的核心环节,应打造特色服务链条,发挥在行业标准设定方面的优势,充当守门员作用。共享住宿行业标准制定不能与标准住宿相混淆。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非标住宿的监管体系。


组合营销。与共享住宿快速成长期相伴的是竞争对手的涌入。非标准住宿与标准住宿竞争仅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。为此,经营者需要运用组合策略建立品牌认知,使产品、价格、渠道与促销构建有机整合。事实证明,联合战略(如途家与芝麻信用合作、小猪与飞猪合作)、品牌连锁战略(如“有家民宿”的连锁经营),都是有效的品牌运作方法。在品牌运作下,利用彼此资源优势,可以产生1+1>2的效应,同时进行渠道变革与促销方式的改进,推动营销组合的革命。像先住后付、技术直链、预订和数据互通等探索,都可以提升服务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


文化体验。随着文旅融合日渐深入,共享住宿要突出当地文化,让客人有生活体验。在共享住宿由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过程中,文化内涵日益成为重要的竞争力。国内共享住宿模式与国外家庭式经营不同,往往是外来投资与经营,势必带来不同文化的融合问题。经营者要尊重本地文化,重视地域文化在共享住宿中的应用。


服务标准化。在服务标准化方面,不能简单套用酒店旅馆业的标准与服务规范,而是要根据共享住宿的特性,推动实名认证、信用评价、预定入住、支付结算、安全卫生、房屋保养、服务培训等整个服务流程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。




“在这个有限但增长迅速的市场空间里,企业不仅在商业和业务模式上进行了诸多探索,年轻用户对共享住宿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,中国共享住宿市场正加速走向成熟。虽然共享住宿不像共享单车那样实现爆发性的增长,但共享住宿的稳步增长模式更加健康,也更能长久。在政策和信用、交易体系逐步完善之后,共享住宿在中国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。




免责声明: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乡旅规划整理,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